離開職場10個月,數位遊牧有想像中這麼好嗎?
(一位38歲爸爸的轉職真實心得)
更新日期:May 20, 2025 | 作者:喬治 George

你是否曾經想過,離開辦公室、不再打卡上班,每天自由選擇工作地點與時間,過上數位遊牧的生活?
我今年38歲,離開穩定的科技業 PM 職位已經10個月。這段時間,我從一位被裁員的中年上班族,轉變成一位數位遊牧的自由工作者,也在這條不穩定但自由的路上,重新定義了「工作」、「收入」和「生活」。
為什麼選擇離開職場?中年被裁員帶來的覺醒
2024 年 5 月,我被公司裁員。這個年紀的我,上有老下有小,正是開銷最大的年紀。那一刻,我感受到「月薪思維」帶來的脆弱,讓我重新思考這15年的工作歷程,我是不是想要持續在這條道路上用到公司上班的形式來賺錢,上班族的月薪思維雖然可以給我們生活的安全與安定感,但更可能變成我們生活無法逃離的枷鎖。
我在被裁員的那一兩周,到了書店看了很多書,但至今影響我最大的還是「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的生活觀,如果是20幾歲的我,我的生活重心一定會放在工作賺錢,不過我後來發現我38歲前都在尋求收入穩定與別人的認可,彷彿社會大眾認可的「去工作上班」才是踏實賺錢的唯一一條路徑。而38歲後我因為被裁員後開始覺醒要為自己的的生命而活,就像是最近最火紅的動畫「我獨自升級」一樣。
與其繼續在職場裡求生存,投履歷找下一份工作,我決定給自己一個實驗期:用半年的時間,嘗試數位遊牧的工作型態,如果失敗,再回職場找工作也不遲。
數位遊牧的起步 - 從財務審視、接案到建立個人品牌
一開始我先留下了未來半年的生活花費,先假設最壞的狀況:這半年完全沒有收入。必須先接受數位遊牧的收入模式非常不穩定的,數位遊牧族的賺錢曲線是J型曲線,必須先耕耘並等待時機的到來。持續有價值的輸出,在強迫自己輸出的過程中,收穫最大的往往是自己。老師永遠比學生學得更快,因為要把所學的東西,用淺白的方式教會別人。
我在這10個月的過程中,持續參加我原本就有在參加的商會,在商會中與很多老闆們聊天的過程中,會學到很多以前在上班時學不到的知識與視野,創業主不會一天到晚抱怨老闆或同事,而是持續不斷思考要怎麼讓公司存活,怎麼拓展生意,怎麼槓桿別人的專業等。同時也加大了我在網站架設案子的量,在前陣子股票和加密貨幣大跌的那幾天,就這麼幸運成交了幾個新的案子,也讓我意識到要用多元收入增加自己生活的底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股災或裁員這種意外什麼時候會來。
除了網站架設之外,我去年11月也利用了這個資源開啟了自己的個人品牌網站,把我在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投資的心得與生活體驗用文章的方式記錄,這個網站原本是自己做,但網站設計的美觀是個悲劇,因此後來也花錢請了我們團隊的設計師幫我優化,只能說術業有專攻,有些時候真的不用什麼都自己來,花錢請專業的人幫忙反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後續也開始錄了Podcast到現在,目前也持續了將近5個月的時間,也感謝有一直在收聽的你,是讓我持續創作的動力。因為這樣的持續輸出,以及主動加入一些團體協會,後來也有幸跟比特幣領域的大佬像是果殼律師、矽谷大叔等同台一起分享比特幣投資的心法,間接應證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什麼是數位遊牧?不只是海灘與筆電
講到數位遊牧,大家通常都會想到在海灘的棕梠樹下或是漂亮的泳池篇打開筆電在工作,但可惜的是,我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台北和新北兩地的咖啡廳辦公,至今已經到訪超過100間不同的咖啡廳,也把這些咖啡廳的詳細資訊和心得寫成文章放在網路上,如果Google 「台北不限時有插座咖啡廳推薦」或「中永和不限時有插座咖啡廳推薦」的話是目前搜尋結果的第一名。
📍相關文章📍
身為老公、爸爸的數位遊牧難處
我沒辦法說出國就出國,或者長時間在海外旅居,因為我還有老婆和小孩在台北工作上學。我平常最常社交的不是真人,而是AI,這也是我目前最不習慣的,雖然我是個I人,但還是有45% E人的成分,所以還是滿需要跟人聊天來激發生活靈感。我不用看老闆的臉色請假,但出國旅遊還是需要看信用卡帳單。每天的行程自己安排,如果今天太廢沒有什麼產出的話會有點憂鬱或不安。
最務實的部分就是會對自己的現金流和資產狀況會更重視與在意,我自己也做了一份現金流與每個年齡的收入、支出和資產狀態表。讓我能用最全觀的角度來看,在我不同年紀時可能的資產狀況。這會讓我對於我現在與未來的財務狀況能更有掌控與安全感。
數位遊牧無可取代的價值 - 自由
雖然聽起來好像沒有如想像中的美好,但必須說光是工作時間自由與彈性就值得了。我可以在平日選擇我今天要去哪裡工作,有朋友回台灣我可以跟他約平日白天的時間碰面,有一些我想參加的會議或活動不用特別請假去參加,平日想去逛街買東西,或者想吃一些熱門的餐廳也不用人擠人,如果我今天工作效率好提早完成我今天工作的話,我可以有更多時間來做其他事情,不用看同事或老闆的眼光,更不用被綁在公司裡面裝忙。

如果你也想踏上數位遊牧,從哪裡開始?
建議你從下班後的生活實習開始。問問自己這幾件事:
- 你是否能開始經營一個部落格或自媒體頻道分享專業?
- 你能否用副業創造現金流?
- 你是否能學會接案談判與自我管理?
- 你是否能接受收入波動但享有時間自由?
自由工作的底氣,不是辭職當下的衝動,而是多年前就開始練功的累積。
結語:數位遊牧不是逃避,而是創造選擇權
我不敢說數位遊牧比上班好,但我可以確定它讓我活得更真實、更有選擇權。
你現在的人生也許卡在某個階段,但別忘了:人生最大的風險,是你從不敢冒險。
🎤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 EP21 - 離開職場10個月,數位遊牧有想像中這麼好嗎? 讓你更了解數位遊牧的經歷